全球海洋军事竞争正经历一场重大变革。9月,中国的93阅兵式上,AJX002型超大型无人潜航器首次亮相,这款新型潜航器不仅吸引了媒体和军事爱好者的关注,也引起了美军的高度警觉。
美国《海军新闻》最近的报告中提到,AJX002,这款被昵称为“大黑鱼”的中国无人潜航器,其威胁程度远超俄罗斯的“波塞冬”核鱼雷。这一评估对于亚太地区的海上军事大国而言,意义深远。AJX002的入列被视为中国水下作战能力质的飞跃。
从93阅兵式的现场照片和央视的报道来看,这款“大黑鱼”长约18至20米,直径大约1.4-1.5米,艇体呈现深黑色,极具隐蔽性。其采用的泵喷推进技术是国际领先的,这一技术可以显著降低噪音和声学特征,为水下渗透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展开剩余82%美军评估显示,AJX002的排水量约为50-60吨,虽然比美军的“虎鲸”无人潜艇(排水量85吨)要小,但其机动性和灵活性更强。尽管官方尚未透露其最大航程,但推测它可以覆盖从第一岛链、南海到西太平洋的关键海域。这样的战术性能,使得北约的多个成员国将其列为“高优先级关注目标”。
智能化作战正成为全球海军发展的趋势。根据联合国海事组织在9月发布的全球智能水下装备报告,中国的智能水雷和无人潜航技术已取得突破。AJX002不仅能携带AQS003A型智能水雷,还可以搭载各种模块化载荷,从传统水雷到新型声呐传感器、侦察设备等,都能灵活适配。央视的简短解说中提到,AJX002具备“隐蔽布放封锁、自主探测识别、集群组网攻击”能力,这标志着传统布雷方式的重大颠覆。
与传统的锚雷不同,AQS003A智能水雷内置高性能声呐传感器,可以主动识别目标并根据威胁级别发动攻击。美国海军2025年发布的《亚太水下威胁评估》报告中指出,AJX002搭载智能水雷后,具备“静默伏击”能力,能够潜入敌方港口和航道等敏感区域,进行隐蔽的布雷作战,对敌方舰队构成持续威胁。
历史上,攻势布雷在海战中的效果十分显著。例如,二战期间,美军的B-29轰炸机通过布雷行动,导致日本的港口和航道几乎无法正常运作,严重影响了日本的物资进口。如今,随着无人水下平台的广泛应用,布雷手段已从高风险的载人行动,转变为低成本、高智能的无人化作战。
AJX002的出现,是中国为应对美日同盟、澳英美AUKUS等力量部署的“非对称作战”王牌。这款无人潜航器不仅能单独作战,还能通过先进的组网通信和自主导航技术实现多艇协同作战,形成“群狼战术”式的打击能力。
对于美军来说,AJX002带来的威胁远超“波塞冬”核鱼雷。后者是核威慑武器,极难在常规冲突中使用,而AJX002则可以在灰色地带的冲突、局部战争中频繁投入,打乱西方军队的部署和作战节奏。
专家认为,AJX002的战略价值在于其“无差别封锁”能力,特别是对美军航母编队和重要港口的威胁。美国《海军新闻》的专栏作家分析称,一旦台海、南海等敏感地区局势升级,AJX002可以迅速渗透到美军重要据点,如佐世保、横须贺、那霸、釜山、关岛、樟宜等,实施智能水雷布设,阻止敌方舰队的行动。
如果港口被智能水雷封锁,唯一的解法就是进行高强度、长周期的扫雷作业。根据美国海军9月的实战演练数据,使用现役最先进的“独立”级濒海战斗舰进行扫雷,即便效率很高,清理一个大型军港的“智能雷区”也需要72小时以上,这意味着中国军队有充足的时间实现战略目标,极大地削弱了美军的快速干预能力。
此外,AJX002还可携带水下侦察传感器,监控巴士海峡、马六甲海峡等美军核潜艇必经的水道,实时回传情报,为中国海军争取海底先机。
与俄罗斯的“波塞冬”核鱼雷相比,AJX002的战略定位更具灵活性和实际威胁。虽然“波塞冬”具备毁灭性核打击能力,但它的主要作用是战略威慑武器,不适合在常规冲突中投入使用。相比之下,AJX002则可以在局部战争或紧张局势中投入使用,威胁更为直接。
中国国防部9月发布的官方新闻称,AJX002已完成多轮海域测试,具备在复杂环境下自主航行和执行任务的能力。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下,AJX002能够自动调整航线,避开敌方反潜网,自主执行布雷、侦察等任务。
美军印太司令部的新任司令在夏威夷的新闻发布会上警告,随着中国对无人潜航器和智能水雷技术的持续投入,美军现有的反潜体系将面临“双重压力”,即既要应对传统的载人潜艇,也要防范这些智能化的无人水下装备。
AJX002型无人潜航器不仅在平台设计上具备创新,其与新一代智能武器的融合也引起了全球防务观察家的关注。到2025年,中国海军将在多型水面和水下平台上部署模块化智能载荷,这大大增强了作战灵活性。
央视军事频道的专访中指出,AJX002具备高度模块化的设计,可以根据不同战场需求快速更换任务舱,从远程布雷、战术侦察到电子对抗等都可以胜任。这意味着,在未来的海上冲突中,中国海军可以根据战局变化灵活调整战术,提升作战效能。
另外,AJX002在信息组网和集群协同方面的能力也走在世界前列。多艇协同布雷、区域态势感知和战场信息实时共享等能力,已经成为中国海军新一代水下作战体系的核心。
发布于:天津市信钰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